<
头闻号

杭州雅露伊恩化妆品有限公司

护肤膏霜|丰胸化学品|彩妆化学品|皮肤用化学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围绕“智造”强链补链 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迈向高端市场
围绕“智造”强链补链 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迈向高端市场
发布时间:2024-12-23 18:44:03        浏览次数:2        返回列表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刘 钊 见习记者 金婉霞

比手机还轻的无线掌上超声,集显示、摄像、光源三合一功能为一体的4K内窥镜摄像光源一体机,国内首个获批“导航+自动执行”骨科智能手术系统,可同时覆盖髋关节与膝关节的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在日前举行的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身怀“十八般武艺”的各类医疗装备让人耳目一新。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的阶段后,现已进入跟跑、并跑以及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前述产品的亮相正是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迈向中高端进程中的缩影。

面向未来,来自全球医疗装备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竞争力几何?如何进一步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速的背景下,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又将如何发展?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产品推广、市场认可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弱项或短板?

强大的制造基础

医疗装备是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开发应用的相关硬件、软件和集成系统的总和,主要包括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医疗健康行业研究主管黄旸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完备的制造产业链有力支撑了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医疗装备产业说到底是工业制造。我国在产业链的供应能力、制造成本以及工程师人才供给上都具有极大优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强大的制造基础正赋能医疗装备制造。记者在联影医疗常州生产工厂内看到,物料递送、生产焊接、品质检测等一系列生产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工厂负责人严全良表示,医疗影像设备的生产涉及上百种零部件、几十家供应商,“现在,我们一个工厂就能全部搞定,而能做到这一点的生产工厂,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

同时,完备的制造产业链基础也吸引了海外医疗装备企业来华发展。例如,John R.Adler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和放射肿瘤学荣誉教授,由他发明的头颈部放疗系统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实现无创脑外科,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这一复杂的设备需要先进的制造技术才能实现。在考察中国的制造工厂后,我看到了它产业化的可能性。”John R.Adler表示。目前该设备及相关配件已确定将由百洋医药进行本地化生产,并将供应全球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在提升制造能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向高端产品迈进的步伐,并取得了累累硕果。数据显示,近10年来,250余种具备全球领先技术水平、中国制造的创新器械获批上市。同时,产业进入创新全面提速阶段。例如,光纤谱仪、双能梯度系统、梯度放大器、PET数字光导探测器、MR超导磁体等多项核心技术已攻关成功;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人工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等国产高端产品实现零的突破并进入临床应用。

“过去,高端医疗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如今,这一刻板印象已经被打破,国产医疗装备已经撕掉了‘廉价低端’的标签,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进入大型三甲医院已经不是稀罕事。”一位长期从事医疗设备销售的人士介绍。

此外,随着竞争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装备产品已经进入海外市场,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3年,包括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威高骨科、新华医疗等在内的11家中国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企业100强。

借力人工智能

无论是在2024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还是在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智造”已经成为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新亮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加速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

黄旸表示,高端医疗装备将从硬件竞争逐步走向硬件与软件的双竞争,“在这方面,我国有丰富的临床大数据,这或可进一步转化为医疗大模型优势,构建产业新竞争力。”

据悉,这一产业新趋势,为国产医疗装备打开了进入新赛道的想象空间。例如,一工作就会“咆哮”的磁共振在被植入AI算法后,可降低约98%的磁共振扫描噪声;由“钢筋铁骨”构成的医疗机械臂经过AI改造,拥有了“智慧”头脑,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智能导航、预判“路况”并发出警报;5G、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远程手术成为可能,医生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远程调控显示屏成像,手术室中的人机交互已成为可能……

事实上,国内企业正在推进加强软件能力的建设。例如,联影智能已基于全球领先规模的医疗参数,训练出“uAI+影智大模型”,率先打造了垂直医疗领域的大模型基座;海信医疗已基于AI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化医疗设备,比如海信超声HD80、海信消化内镜智能屏、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等;海尔医疗则推出了创新智慧疫苗全场景解决方案,可将疫苗接种智能化从厂家运输环节推进到疾控冷库、接种门诊、预约接种,再到异常反应监测等的全链条,实现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接种全程可追溯等。

黄旸坦言,在中国,大多数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海外国家,这也意味着这些设备的医疗使用数据更“大”、更“厚”,“有了大量医疗数据作为基础,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数据开发、推进AI应用,都会有先发优势。从中长期来看,在医疗设备硬件基础上的软实力,将会成为全产业的新竞争力。”

激活创新力

据了解,尽管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但面向未来以及全球舞台竞争,仍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转化、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寻求突破。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医疗装备产业上下游在现有制造业基础上,正不断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持续衍生出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医疗器械的创新一定要基于临床需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医疗器械的创新历史,始终围绕着尊重患者最基本的需求,联合各个专业,是科研与临床相互印证、医学与工程交相融合的历程。

“过去,我国的器械创新以模仿为主,医工融合做得不够。面向未来,促进医工深度交叉融合,构建医疗器械创新过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葛均波说。

同时,投资并购事件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内时有发生。例如,2024年,迈瑞医疗通过对惠泰医疗控制权的收购,得以切入高耗能领域并提高耗材研发能力;康众医疗完成了对英国高端X射线平板探测器和CMOS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ISDI LIMITED 30%股权的收购,进一步增强康众医疗为客户提供全面X射线核心部件解决方案的能力。

华创证券投资银行部保荐代表人陈妺向记者表示,对于医疗装备企业而言,并购是快速获取新的技术来弥补企业短板,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