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刘晓一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论”屡见不鲜。2025年再次被冠上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之名。但笔者认为,这更多像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人形机器人产业不能仅满足于概念的狂欢,而应理性看待行业现实的处境。
首先,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尚未发展成熟,这是当前面临的关键瓶颈。
在大脑的智能程度和泛化性未能有效解决之前,量产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存在。这样的机器人在复杂多变的非结构化场景中,可能无法像预期那样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或高效执行任务。这就导致量产的机器人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企业不得不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
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且碎片化,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工业生产环节、科研试验以及少数高端服务领域。在家庭消费市场,人形机器人虽然被寄予厚望,但高昂的价格、有限的功能以及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和实用性的疑虑,都使得人形机器人暂时难以走进普通家庭。
例如,一款具备基本家庭服务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售价往往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远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而且,其能够完成的家务劳动如清洁、护理等,与传统家电相比,在性价比和可靠性上并无明显优势。这就意味着,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高速、大规模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商业化“元年”,但也需要持续在技术和生态的“精进”。
一方面,企业需沉下心来,加大对下游生态培育的投入,积极拓展应用场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并优化产品功能与之适配。在产业链方面,要着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加强自主研发与创新,构建稳定可靠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另一方面,政府与行业协会也应发挥引导与扶持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加快各地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差异化建设,为产业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只有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形机器人才能真正实现从“元年”到广泛应用的跨越,为人类社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福祉。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